开篇
一个是梅兰芳,唱京剧的世界名人
一个是凌兰芳,做丝绸的湖州工人
可是不久以前,纺织界的一位领导把这两个“兰芳”放在一起评论。认为,凌兰芳将来可以把丝绸做得象梅兰芳唱京剧那么好。
此前,他在业界很低调,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但他的确是个值得认识的人物。随着湖州丝绸的振兴,媒体关注他,称他是“湖丝传人”。
他的员工们拥戴他,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创建一个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
他虽然时时刻刻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丝绸工人的位置,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却因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业内艰苦奋斗的事迹荣获“全纺劳动模范”、“中国茧丝绸终身成就奖”和“风云浙商”等光荣称号。
在本世纪凌兰芳创业的十年中,他为湖州丝绸做了两件事情,但这两件事情已经足够在丝绸界留下当代丝绸传人在丝绸之路上艰苦跋涉的足迹。
一、凌兰芳把一个弱势群体做成了一个强势企业。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但是湖州丝绸却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期,丝绸之府变成了“丝绸之苦”,几乎全行业陷入困境。继早几年三大优质主力企业----达昌、天昌、冠亚给了央企华源集团以后,湖州丝绸板块更加支离破碎,在市场竞争中,完全丧失了竞争力。百年织绸老企业永昌和当地最大的缫丝企业浙丝二厂等几家大丝绸国企都已停产歇业。凌兰芳属于浙丝二厂,28500元买断了他33年的工龄,他和整个丝绸系统的所有员工一样,改制下岗。市政府希望有实力又有振兴丝绸志向的战略投资者来收购重组这些破烂企业,可是有实力的并无振兴丝绸志向,有振兴丝绸志向的没有实力。政府开出的收购起拍价都是吓人的天文数字,永昌绸厂-----8500万元;浙丝二厂------2000万元;华绫丝绸服装------1200万元。当时永昌只有40亩已经工业转商业的土地和180台铁木织机,折算起来平均每亩地价居然远远高出同期永昌毗邻江边的一块房地产开发用地价格将近一倍,更不用说还要承担那么多员工的上岗分流和恢复生产的压力。招标公告在网上和《湖州日报》刊登了100多天无人问津。这时候湖州爆出冷门,同是改制下岗的凌兰芳和他的创业伙伴愿意揭下这个“皇榜”,他借了2000万高利完成了首付,咬咬牙先买下永昌丝绸。当时的很多领导和朋友都以为凌兰芳疯了,竞然花了比对面300米处的商业住宅开发地价高一倍的钱去买下一个停产工厂,掉进这个陷阱里必死无疑。可怜的凌兰芳,当时没有一个银行敢借一分钱给他,用买下的那块土地抵押也不要。可是凌兰芳“疯”得刹不住车,四个月后,又以2000万元现金四年付清的条件把“浙丝二厂”买了下来。又过了半年,湖州华绫丝绸服装厂的工人为改制闹上街头,市领导立马找到凌兰芳,说服凌兰芳“顾全大局作点牺牲”,凌兰芳又憨乎乎以1200万元三年付清的条件接了下来。
凌兰芳每次走进竞拍评审会现场,交纳了一笔首付压金后,胸有成竹。掏出厚厚一叠“收购后复产发展可行性报告”当着几十位评委一字一句念完,总是得来一阵热烈的掌声。评审得分几乎接近满分。当时参与改制评审的很多评委,他们现在的评价是,凌兰芳当初说的居然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比说得更好。当然凌兰芳也有竞买失败的,一次是竞购改制蚕种场,还有一次是想竞购已在华润名下的达昌天昌,气得凌兰芳几天不说话,痛恨潜规则不公,当然这是后话,后有提及。
在当时条件下,凌兰芳这样做在理性人看来,无疑是自杀,身边的人说他是“喝盐卤当蜜糖”。凌兰芳说,当时这样做,就决定了自己下半辈子做丝绸做到死为止。这些工厂留下来的没有一个工程师,没有一个技术员,没有一个供销员,全是4050下岗再就业的员工兄弟姐妹,厂区里长满了野草。
每次的改制收购见面会上,凌兰芳总是先介绍自己跟大家一样是下岗改制工人,为了湖州丝绸能够起死回生,我们走到一起共同创业,今后大家一定要监督我帮助我支持我。然后凌兰芳照例是三个承诺:我有饭吃,大家不会喝粥;在我老婆下岗之前,你们再也不会下岗;我们抱团前进,一起做到退休。这三个承诺后,员工们一齐拍手,都过去快十年了,凌兰芳句句做到。
问凌兰芳当时这样冒风险收购倒闭国企,揽下几千名4050的下岗再就业员工,心里有底没有?凌兰芳回答,当时心里确实没有底,同事大多持反对意见,认为做丝绸没有出路。我说做了几十年丝绸,不做丝绸能做什么?大家都不做丝绸了,我们还做丝绸,这就是出路。这么一点点丝绸骨血不保存下来,湖州就要远离丝绸,叫不成“丝绸之府”了。
问凌兰芳当时怎么收拾这几个厂子的。凌兰芳回答:这几个厂是湖州丝绸最破烂最难受的企业,要把这几块烂板短板拼接成一个能挣钱的“水桶”,谈何容易。我先花了两年时间“创业建岗”,让员工都能上班。想了很多办法,搞建材、卖煤气、做服务,甚至我带员工上山去挖腐殖土做花肥卖。总之,要让几千名员工都要上岗。永昌复工那天,因为机器生锈,配件缺乏,只开出了16台织机,只有百来个员工能上岗,可我内心多么高兴啊,早上五点钟我带了个照相机去拍了开工场面,跟你们今天去看到的我们永昌的箭杆大场面生产不好比。可当时是起步啊!
凌兰芳继续告诉我们,复产当初由于机器设备本来就落后破烂,又停产一年多,运转率正品率一塌糊涂。生产出来卖不掉,再遇上非典打击,库存一下子上涨到20多万米,资金紧张,又不能出门推销,那个着急啊,团团转。当时的困难并不只是永昌一个企业,还有丝厂和服装厂。买下的丝厂是光板设备,连一粒茧一根丝一粒煤都没有。服装厂呢,半个厂区的蒿草长得比我高,整整拔了一天。收购的几家破企业都是一根藤上的几个苦瓜,互相之间不配套,各买各的原料,各接各的订单,都为他人做嫁衣裳。茧涨丝厂苦,丝涨绸厂苦,绸涨服装厂苦,没订单大家苦。
三个工厂中两块是生产用地,现在已成为丝绸园区和家纺园区。还有一块是“宝地”。永昌在改制时,政府为了落实安置费用倒算成本,把厂区改作商业地产后再卖给凌兰芳的,这块商业“宝地”,凌兰芳明知比周边商业地块价格翻了一倍也不吭声,只管“闷声吃进”,为什么?凌兰芳回答,我只担忧复产后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活路,对这块高价宝地,我倒胸有成竹。湖州要大发展,这块地今天看我们很吃亏,过几年会大涨。果然,过了八年,政府找到凌兰芳,问这块商业地你开发不开发,凌兰芳答,我做丝绸没能力。政府说,你不开发就回收。凌兰芳说,好。可是政府杀价厉害,于是反反复复谈了半年,最终按照街对面大会堂地块价格的50%,政府从凌兰芳手里又买回去了。除去成本费用和社会上参股者拿走的,分拆后居然还赢了几千万元,凌兰芳把这笔钱全部投到菱湖丝绸园里,把永昌的设备翻个了新。
听着凌兰芳讲当年带着下岗再就业员工的那些日日夜夜风风雨雨,觉得他坚毅的脸上隐露出丝丝凄苦,这个汉子走来不容易,真属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类的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刚正不阿的悲情企业家。
凌兰芳最让人称道的是始终保持一个员工的身份,和兄弟姐妹打成一片,把员工的辛苦艰难始终放在心上,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解决。他的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续签率100%;五金加一金的劳动保障福利100%;连续十年时间,不论企业效益好坏,员工的工资收入年年增长12-15%,始终领先全国同行业同岗位的平均工资。丝绸之路集团是市同行业中第一个建立全员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无数员工住上了自己的买的房子;第一个建立员工帮困基金的企业,帮助无数病穷交加的员工脱离困境;第一个建立企业学校和各种企业文化教育设施,让员工伴随企业一起成长;第一个建立员工短信平台,使企业任何一级管理层乃至董事长与员工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凌兰芳贴心员工的感人事迹多得不胜枚举。他最突出的个性是见不得苦难与贫穷,员工有病有难,凌兰芳知道了心里就难受,他要关心帮助到底。直接受到凌兰芳照顾的员工非常多。这里仅说三位已经离开人世的员工,凌兰芳怎么无微不至救助他们的。第一位是英年早逝的数码织锦挡车工沈惠玉,得病后凌兰芳对她的医治、帮困、后事一管到底,多次看望并安慰她、鼓励她。这位女工在最后弥留之际还说要回去上班,这样才能报答企业和凌董的恩情。第二是浙丝二厂辅助工戴三鑫,凌兰芳为了帮助这个脑梗塞丧失劳动能力的苦员工,亲自奔走有关部门,甚至在开会之余“拦驾”市领导,要求给予帮困政策。凌兰芳把这位兄弟时刻挂在心头,一年几次去看望施助。去年凌兰芳出差日本回来,得知戴三鑫已经过逝,还是坚持要去探望白发苍苍的戴母,再表慰问。第三位是缫丝女工冯敏儿,得了癌症后凌兰芳常去病床前宽慰她,春节派人去接她作为病穷员工代表参加集团联欢晚会,可是今年,冯敏儿实在来不成了,再三表示谢谢凌董谢谢丝绸之路,几天后带着大家对她的关怀安然谢世。凌兰芳对身患绝症的员工都视如手足不离不弃,其上善如水无微不至可想可知。
丝绸之路是一个传统纺织企业,员工有4050的改制下岗再就业职工,有五湖四海来打工的员工,有投身于丝绸品牌创建的各路人才,但是他们在企业都享有主人翁的地位,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2006年丝绸之路被评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先进民企,凌兰芳被大会一致推举走上人民大会堂宣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倡议书。此后,丝绸之路把和谐企业建设得更扎实,年年有创新,连年被评为省社会责任先进民企,企业文化先进民企,转型升级先进民企,优秀基层党组织先进民企,“党建强、发展强”先进民企等等。凌兰芳当然也以实在过硬的企业管理才华获得社会好评和员工拥戴,但是他说,我只是一个工人。跟工人在一起,我才轻松愉快。
在凌兰芳看来,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其实只要把握好两条,一是企业成员的劳动分配,二是企业成员的企业地位。逢年过节,刮风下雪,高温酷暑,突发事件,凌兰芳都会劳动车间现场跟员工在一起,员工对凌董无话不说,因为在员工看来,这是一位和蔼的大哥。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和全国工商联主席金哲诛在会见凌兰芳时说,你们丝绸之路更加不易,这样的传统产业能够做得有起色有活力,你一定是尽了很大努力!
二、凌兰芳把传统丝绸做成时尚品牌
二00六年之后,凌兰芳开始做第二件事情,他要从为他人做衣裳转变到为自己做品牌,实际上,他不这样做不行,因为传统纺织制造业没有品牌,没有订价权,靠接订单为他人打工的经营模式已经寸步难行。
首先是他的4050部队,双鬂都已斑白,眼睛开始昏花,手指开始发僵,再去揉搓细细的银丝,已经力不从心。
其次是设备,老掉牙的机器讨饭吃,走走就停了,修机的时间比开机长,工人累啊,效率低啊。
再就是品种,几十年一贯制的老面孔,没完没了地生产,没有创新,没有附加值,别说客户,自己看了也腻味。
最后是市场,是走卖半成品的老路呢还是延伸产业链走终端的品牌路线。这个问题,凌兰芳想了一年,内部争论了不止一年。
最后凌兰芳决定,对老设备老工艺老品种老市场这四老全面革新,要换一种活法。凌兰芳一口气说了几个词:突破重围,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脱胎换骨。工厂园区里立刻打出来十六字的大标语表示决心:转型升级,风雨兼程;破难创新,生死时速!总之,凌兰芳又一次横下心来,再来一次“死去活来”。
然而,这一次面临的风险,丝毫不亚于改制收购,遇到的困难层层叠叠,原料茧持续减少,买原料比进口铁矿石还难,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员工退休一拔接一拔,金融危机来过,宏观调控又来,茧丝倒挂,市场失衡等等,种种磨难在向凌兰芳示威:你要搞技改创新,搞产业链整合,搞终端品牌,无疑是找死。
丝绸之路需要艰难跋涉,凌兰芳认定的方向决无半途而废之理。但他必须面对两大最为紧缺的资源:资金与人才。
搞技改,做品牌资金哪里来?一是建立诚信的银企合作。凌兰芳的信誉在当地银行界有口皆碑,银行见凌兰芳坚持主业不动摇,聚精会神做丝绸,认为必有出山之日,都很支持。在宏观调控极为紧张的条件下,丝绸之路的授信额度总是给予保证。二是借力于战略投资者,丝绸之路融资的第二渠道是看好凌兰芳的那些“战投”分子,他们与凌兰芳合作,只说一句话,这个人的人品我们放心,他是在为事业不是为自己。这些战略投资者满怀信心与丝绸之路共跋涉。三是借力于集团内员工的支持。许多员工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终身依靠,参股入股搞发展,丝绸之路各个企业拥有有的股东可能是当地同行中最多的。凌兰芳的融资筹资之道说白了,就是以自己的人品诚信和对事业的专注赢得了资金支持。
那么人才怎么求来呢?丝绸之路最近三四年,各种高档人才进了不下有50人,其他的刚毕业的新鲜血液那说更多。凌兰芳熟读诸葛亮的《出师表》,知道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凌兰芳招人才何止三请?都被他的诚意感动。他有几句名言:涉及到人才的,个别制度框框可以突破;人才是企业之宝,员工是宝中之宝;事业留人,激励留人,感情留人;人才的功劳,一分一厘要算给人才。人才的失误,统统算在我身上,不要苛求人才。凌兰芳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理念跟园艺大匠的移植大树的做法一模一样,使得外来人才、内培人才融为一体的人才宝库,使得空降兵子弟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兵教兵兵学兵的和谐局面。
靠这些人才,企业的发展项目一个接一个,靠这些人才又带起了一批新人才。丝绸之路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丝绸之路从二00六年开始,四大改造和产业布局的总战略全面推进。
二00六年在广西来宾市建成丝绸之路集团广西分公司,适应东桑西移战略调整,把丝绸前道放在资源富集地,当年投产,当年赢利,四年收回建厂全部投资,成为广西丝绸业标杆企业,受到广西自治区多次表彰。
二00七年,丝绸之路集团菱湖丝绸工业园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一次规划,分部实施。第一期在原来浙丝二厂厂址的东北侧,扩展一倍面积,建设“丝路科技”和“永昌”,打造最先进的丝绸织造核心竞争力。
二00八年,新厂房竣工。从意大利、法国等引进的全套织造新设备、安装调线完毕,这是湖州丝绸产业30年来首次拥有最先进的设备。
二00八年:丝绸之路年产30万件套丝绸家纺项目上马。起意奥运歌曲“我和你心连心……”传播的和谐世界精神,借用两位歌手名字中的一个字,定下品牌商标“欢莎”,寄寓着民族复兴、家庭美好、人生幸福的祝愿。“欢莎”丝绸家纺是一个了不起民族丝绸品牌项目,最终目的要让品牌丝绸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纺主流。从缫丝织造到成品全部采用最优质原料最先进工艺最精美设计最时尚款样,全在集团内部流水制作完成。
二00九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感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伟人家乡四川广安市建设一个先进的西南丝绸家纺工业园区,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也是采用最先进设备和工艺,建成后与菱湖丝绸工业园区相得益彰,分别在祖国的东南和西南双翼齐飞。
二00九年,丝绸之路集团收购浙大易纺,从而使数码织造技术一下子站在国际国内的高端。丝绸之路正在把易纺数码织造这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先进高科技制造企业打造成国家级的丝绸高科技应用高附加值研发中心。
二00九年,原华绫服装全面改造成丝绸家纺生产线,这是湖州丝绸产业第一家高档时尚家纺件套生产企业。原来靠订单为他人做嫁衣裳的OEM企业终于变成为自已做一流时尚品牌的ODM企业。这是丝绸之路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二0一0年,丝绸之路承接了为世博会中国馆*作丝绸国宝的重任,包括两卷合一的《富春山居图》等80多件精美的丝绸工艺品和展用品,永久布置在中国馆。党和国家人领导人和33个国家元首以及各路嘉宾,对丝绸国宝赞不绝口。
二0一0年,丝绸之路的三大产业基地和两个品牌中心初步建成,丝路科技和易纺为欢莎丝绸家纺提供了时尚面料,欢莎丝绸家纺为先进织造提供了品牌导向。转型升级更上一层楼。
二0一0年,丝绸之路集团精益管理全面推进,各企业各部门派出骨干考察学习日本的精益管理先进经验,凌兰芳董事长果断决定:做制造业,不学不抓精益管理没有出路。
二0一一年,凌兰芳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对现有丝绸装备进行全面技改和创新上。他在全纺劳模大会和全纺创新人物大会上两次发言都提出“纺织装备要全面革新、工业化与信息化要紧密结合,纺织强国舍此不行。”这样的呼吁,当场受到了杜钰洲会长的赞赏和肯定。这半年来,他梦里都在想着缫丝机械的“彻底革命”。
二0一一年,凌兰芳的注意力更加关注丝绸企业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设与培育方面,他要尝试在丝绸之路集团纳入像“海底捞”的企业成员亲如一家,共同经营分享成果这一种模式。他觉得光是保姆式关爱还不能充分调动员工与企业利益一致的劳动经营积极性,必须找到一种新模式。
这是2011年凌兰芳面临大批老员工退休而新员工补不进来的困难而形成的思路,实际上他早几年已经未雨绸缪,他一直认为在设备高效化员工亲人化方面的楷模是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
此外,凌兰芳2011年开年就不开心,当时凌兰芳听说央企华润名下的“达昌、天昌、冠亚”三大企业要“出售”,凌兰芳兴奋得几夜不睡,因为这是湖州丝绸三大百年老厂,虽然已经被折腾得奄奄一息,但毕竟是真正的嫡血啊!凌兰芳奔走号呼,湖州市农行伸以援手,给他准备了数千万元的并购贷款,可是凌兰芳秉性梗直,玩不了潜规则和权谋,眼睁睁这三家厂再次被人抱走。凌兰芳几个月都无精打彩。
凌兰芳的悲苦,在于他一个方向一条道,要在丝绸之路上走到底,在于他一门心思一个筋,要把湖州丝绸做成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中间纵有千难万险,他在所不惜。
让凌兰芳深感欣慰的是,他的转型升级他的战略构想正通过“欢莎”丝绸家纺品牌的蓓蕾绽放而展示现实生命力。丝绸走进了家纺领域,家纺走进了丝绸时代。丝绸之路每三个月获得一个奖牌,每一个星期开出一家门店,每一天都有众多的消费者来光顾“欢莎”,凌兰芳的心血没白费。今年的三月、四月和六月,丝绸之路集团分别在上海中针会、北京国际服博会、南宁时尚节三个园展大场面获得了三块品牌奖牌。丝绸之路的展位高雅恢宏,精美的展品,精湛的工艺,精益的配置;结合柔美的音乐,柔和的灯饰,柔情的导展,尽显中国丝绸的传统华贵和当今时尚的震撼。人流涌动,生意火红。留言本上写满赞美颂扬之词。一位来自西安的客人写道:哇,中国丝绸可以做到这么美丽富贵,真是神马神力神功!一位来自苏州的客人写道:我是你们的同行,你们是丝绸的骄傲,向湖州学习,敬一个!还有一位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客人写道:Silk Road is incredible,I couldn''t believe it!
面对鲜花和掌声,凌兰芳说,丝绸之路集团创业不过十年,是以国企下岗再就业的4050员工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十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首先我们把一个弱势群体做成了一个强势企业,接着我们又把一个落后行业做成了一个时尚行业。当初,我们甚至没有一个技术员和采购员,只有几百台生锈了的旧设备,现在我们有了最好的装备和最强设计团队。集团16家下属企业,3200多名员工团结和谐,共同奋斗,2010年销售收入20亿元人民币,利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近三年来,我们的产能翻了一番多,如今拥有3000吨生丝,1000万米面料,30万件套服装家纺的能力;我们在广西四川建立了前道生产基地,在本地和杭州建立了高附加值的后道生产基地,初步建立了研发和品牌中心;丝绸之路集团已经是我国丝绸制造业中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能力最强的龙头品牌企业之一。
凌兰芳说,丝绸之路集团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有五项。第一,创建一个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中国是一个丝绸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丝绸强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是我们企业生存的生死牌。中国人做不好自己的传统产业,还能奢谈什么纺织强国呢?第二,打造两条微笑曲线,企业微笑;提升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产品微笑: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第三,做好三个丝绸:品牌丝绸,科技丝绸和文化丝绸。赋予丝绸国际化的时尚,赋予丝绸以现代化的开发,赋予丝绸以人文化的承载。第四,加快四大改造,把老设备老工艺老产品老市场改换成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市场。我们丝绸装备更为落后,任务落在我们身上,我们一定要脱胎换骨。第五,我们要在十二五期末把丝绸主营业务做到50 亿,利税达到5个亿,全员人均年收入5万元,全球5 大洲有500个国际化营销渠道。
凌兰芳说,要达到以上转型升级的战略创新目标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走两个结合的道路,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的道路。离开这两条轨道,我们就不能发展;二是借助两个翅膀,即金融资本和信息服务这两个翅膀,我们才能腾飞。三是不断翻番前进,同时实现两个双倍增,即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双倍增,提高企业生产力,提高员工幸福感,在创业中分享,在分享中创业。
凌兰芳说,我从17岁进厂到今天,在丝绸行业整整41年,没有挪过一步。命运已经把我变成一条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梦想成真心始甘。我和我的员工兄弟姐妹决心为祖国丝绸呕心沥血肝胆尽献。
凌兰芳一番关于“呕心沥血,肝胆尽献”的深情演讲发自内心,他以负重前行的身姿获得人们的敬重。
遗憾的是从南宁得奖回来凌兰芳劳累过度,深夜栽进医院,真的先把“胆”献了出来。手术动完才三天,他捂着创口的疼痛上班了。因为这一天是全集团要举行党庆90周年庆祝晚会。
晚会上,灯光辉煌。凌兰芳坐在第一排微笑着正在听员工们朗诵他题写的一首诗:“
党啊,我是您的一颗春蚕。
我要为您银丝尽吐,深情饱含!
…… …… ……
党啊,我是您的一把长梭,
我要为您奋斗久久,奉献多多!
…… …… ……
掌声雷动,热泪盈眶!春蚕!金梭!这才是凌兰芳的真实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衣被天下御风寒。金梭穿撞万千折,身后经纬留人间。”
凌兰芳,春蚕品格!金梭人生!